添加时间:2022-04-21 浏览量:0
自2021年以来,在全球半导体代表的国内晶圆厂在全球半导体背景下,以中芯和华虹为代表的国内晶圆厂宣布加大投资,继续扩大生产,推动空气净化工程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国内空气净化工程行业的逐步成熟,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在疫情下,上游原材料和劳动力急剧上升,国内净化公司毛利率降至10%左右,空气净化工程行业似乎进入了微利时代。
空气净化工程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2021年,随着缺芯情况的加剧,晶圆产能严重不足的观点在业内达成共识,投资建设晶圆厂的热潮再次上演,国内半导体行业投资规模大幅上升。
以国内领先的晶圆OEM制造商中芯国际为例。为了继续推进现有老厂扩建和上海临港、北京和深圳的三个新工厂项目,2022年仍处于投资高峰期,预计资本支出约50亿美元。
除中芯国际外,华虹半导体正在启动a股IPO。虽然没有说明回a募集资金的投资方向,但业内普遍认为扩产是其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中芯绍兴、合肥长新、长江存储、台积电、晶体集成、粤芯半导体等国内知名晶圆厂也纷纷宣布扩产。晶圆厂投资建设的热潮必将带动空气净化工程的市场需求。
受益于国内芯片相关领域加速投资,2021年,一家净化公司的签约目标超额实现,收入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营业收入22.12亿元,同比增长13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3.65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21年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虽然一家净化工程公司增加了成本控制,但其综合毛利率仍低于2020年综合毛利率的8.28%,仅为7.89%。
此前,据业内人士报道,一家空气净化工程公司在业内以其优化能力而闻名。合肥晶合、杭州富新、南京台积电、苏州及船、合肥长新、上海中芯、北京中芯、天津中芯等众多明星洁净室项目的毛利率已降至10%以下。其他同行的情况如何?
显然,由于空气净化工程行业的长期发展,各大厂商的建厂经验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经济学家说,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之后,一个足够市场化的行业最终会走向微利,空气净化工程市场也在加速进入微利时代。
项目资金压力日益增加
基于政府2025中国制造的目标,芯片自制率将在2020年达到40%,2025年达到70%。根据上述目标,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建设多个12英寸和8英寸的晶圆厂。
业内人士还表示,中国每年还需要从国外进口2万亿高端芯片。依靠中国目前的生产能力,它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未来芯片投资将继续增加。这是中美贸易战的积极影响。未来,中国将不遗余力地增加对半导体的投资,避免脖子卡住的隐患。
因此,在缺芯涨价和国产替代加速的市场背景下,中国半导体行业仍在建设半导体净化车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体环境良好,但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竞争激烈、项目资本压力大、人才缺口等不利因素仍存在。
空气净化工程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半导体晶圆厂投资数百亿元,从项目开始到完成一般需要一到两年,导致早期空气净化工程厂家需要提前支付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预付款保证金、质量保证金、项目营业额等。
一家净化工程上市公司曾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随着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洁净室系统集成业务的运行也趋于市场化、国际化、资本建设已成为系统集成商入围的先决条件。
在空气净化项目中,项目材料和人工成本是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铜、铝、钢等散装材料价格迅速上涨,导致电线电缆、库板、天花板、高架地板、阀门、钢管等项目材料成本飙升。
由于项目有一定的实施周期,收款周期长,实际结算支付滞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不能及时传递给下游客户,这也是主要空气净化工程制造商毛利率持续下降的原因之一。
发展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据了解,根据不同的服务范围,洁净室系统集成行业的商业模式分为单一的商业模式和综合的商业模式。
单一业务模式是指专注于洁净室规划、设计、采购、系统集成、二次配送、运行维护等业务环节,从事综合业务模式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资质和丰富的项目经验,通过业务扩展、参与洁净室设计、采购、系统集成、二次配送、运行维护等业务环节,如设计+系统集成、设计+采购+系统集成等综合服务。
目前,国内大多数空气净化工程企业都集中在低端领域,如普通电子元器件、石化等清洁度要求较低,或在单一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当然,做大做强,成为综合业务服务提供商是国内空气净化工程制造商的共同发展目标。但空气净化工程制造商只有具备设计+施工的双重资质,才能独立承担总承包项目。
因此,以亚祥集成、白城股份等为代表的上市空气净化工程公司为代表的空气净化工程制造商正在积极努力实现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业务多元化发展。
2021年,一家净化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中诚设计,进入设计领域,为EPC业务拓展奠定基础。同时,成还承包了浙江大学科技创新和青岛浩翰2021年,在EPC项目总承包模式上取得突破。
台制造商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
事实上,空气净化工程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一样的,最初是欧企业在这一领域占据优势。
自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向中国大陆的转移,许多台湾空气净化工程制造商已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并凭借自己的技术积累和现场施工经验占据了领先的竞争优势。
现阶段,11科技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工程设计院,显示面板生产线洁净室设计领先于10家医院,中电2家公司,中电4家公司在项目实施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显然,一些领先的本地企业已逐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空气净化工程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斗争。各大企业不仅业务多元化,而且逐步向海外市场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兴起和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电子信息产业逐渐转向以东南亚为代表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地区,台湾空气净化工程制造商也再次与客户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从空气净化工程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投资不断上升,2021年量价同步上涨,但整体市场竞争已经非常充分。以EPC行业领先的十一科技为例。虽然收入保持增长,但仅上半年就超过80亿元,但毛利率持续下降,约为10%。如上所述,空气净化工程市场正在加速进入微利时代。
净化项目垫压力使许多行业上市空气净化工程制造商加速拥抱A股资本市场,市场竞争压力也促进了空气净化工程制造商,不断寻求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突破,积极突破海外市场已成为主要制造商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